
2025/01-02
室內外泥作工程

從2024年底到2025年初這段時間,除了前面的電梯組立外,同時室內外也正在密集地進行泥作工程。這天蔡總與陳副理正在逐一巡查工地施作的大小缺失及後續改進規劃。

建築物的結構體完成後,接續的泥作工程主要針對柱、樑、牆面進行粉刷與修整,以確保表面平整能提供後續裝修的基礎。正式泥作工程開始前,放樣是決定泥作工程品質好壞的關鍵。放樣又稱為黏灰誌,會使用水平雷射儀器測量牆面基準線,確認有無歪斜,



放樣這個步驟也是為了確認牆面的厚度。後續牆面及磁磚是否平整,全看放樣有沒有精確施作。
師傅們對照圖說,仔細地完成每一個區域的放樣。
施作牆面泥作工程第一步,需要先將表面做清整,若沒有清乾淨,容易影響到水泥的附著度,也可能發生泥作粉刷空心、表面不平整等情形。
牆樑素面清整及前置作業


清整完後,接續進行打底的步驟。就是塗上照片裡牆面那層薄薄的藍色塗料-新舊水泥接著劑。
新舊水泥接著劑能使以原本固化水泥基底,再鋪設新層水泥砂漿時得以密合。避免水泥乾縮時與舊有基材產生龜裂脫離,乾固後,亦具有良好防水效果。


.jpg)
在鋪完水泥砂漿後,通常需要用長尺(尺仔)並刮除表面多餘的砂漿,若有不足的地方再加強,再反覆循環這些步驟直到表面確定整平為止。
正式進入柱樑牆面的粉刷作業囉~將泥漿放置至柱樑牆等表面,再使用泥刀均勻塗抹,形成一層厚實的粗底層,確保填補任何凹槽或凹陷不平整的地方。
施工相當考驗師傅工法經驗,若塗抹過厚或過薄、水泥漿配比不當,多少會影響到建築施工品質與耐久性。
.jpg)

把鏡頭拉近一點,讓大家看一下剛施做完的品質(拍攝時,下方還沒完成)

工務同仁們正在查驗泥作的品質,並記錄下缺失處請師傅進行修正補強。

攸關後續工序的施作品質,細節都需一一地檢視紀錄。
讓泥作打底層乾燥,通常需要幾天的時間,這時候牆面看起來平整許多,緊接進行至下個階段的工序。



天花板通常是使用清水模的作法,整體較為平滑。會針對局部有凹槽或凸粒處進行研磨和披土作業,讓整體都是平滑光潔的。
天花板的研磨作業中
天花板經過研磨與披土後,B1和1F的公共區域,這天正在進行噴漆作業。現在大面積的上漆會使用噴漆,噴漆的效果更為均勻且沒有傳統手塗油漆的刷痕。



外牆及戶內柱牆樑粉刷作業完成後,隨即進行外牆的磁磚放樣開線。
以墨線在泥作打底完成後的牆面上,依照圖說對照磁磚計畫分割,確保每塊磁磚位置正確無誤。並紀錄需要修正調整的地方。
外牆的磁磚放樣開線完成,期待後續磁磚上牆~